发布日期:2022-03-22 14:37 浏览次数:次
一、压力注胶法的工艺流程。
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→混凝土表面清理及钢板位置放样→混凝土粘结面表面处理→钢结构粘结面表面处理→混凝土上的钻孔和植筋→钢板上的配套钻孔和安装→建筑灌注钢胶→预留注胶孔和封边→压力注胶工艺施工→常温固化→锚固螺栓头切除→钢板防腐处理。
二、材料要求一、压力注胶法的工艺流程。
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→混凝土表面清理及钢板位置放样→混凝土粘结面表面处理→钢结构粘结面表面处理→混凝土上的钻孔和植筋→钢板上的配套钻孔和安装→建筑灌注钢胶→预留注胶孔和封边→压力注胶工艺施工→常温固化→锚固螺栓头切除→钢板防腐处理。
二、材料要求。
除手工涂层粘合剂的要求外,还应肉眼检查胶是否为纯液体态和沉淀问题。如果发现胶是透明的纯液体,这种胶是禁止使用的不合格产品。灌注粘合剂为液体,但必须添加填料以增强胶体的强度性能,而不添加填料将导致性能**不能满足粘合剂的要求。添加填料必须检查是否沉淀。如果一个月内没有任何沉淀,则为高质量的合格产品,可以确保填料在固化前均匀分布在胶中,以确保钢筋的质量。
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:粘贴钢板前,应提前密封或密封裂缝。处理完成并达到养护时间后,应清理粘贴钢板的混凝土区域。
混凝土表面清理:清理粘贴钢板的混凝土区域,去除油污等异物,打磨凸角,根据设计图纸要求,结合现场测量定位,将钢板位置大样放在需要粘钢加固的混凝土表面,凿除需要粘钢区混凝土表面6~8mm厚的表面砂浆,露出坚实的混凝土石材,形成平整粗糙的表面。在表面不平的地方,用尖凿轻轻凿平,然后用钢丝轮清除表面浮浆。
混凝土粘结面表面处理:用斧头在粘结面上依次轻轻切割混凝土表面。斧头线条应垂直于应力方向,去除表面0.2~0.3cm,露出砂石新面,去除粉粒(用无油压缩空气吹走或用刷子清除表面粉粒);用无油棉丝蘸丙酮擦拭混凝土粘结面,去除油污;保持混凝土粘结面干燥清洁。
钢板粘面处理:钢板表面必须除锈粗糙,钢板表面可用喷砂或平砂轮抛光除锈,直至金属光泽,钢板表面有一定粗糙度,抛光线应垂直于钢板的应力方向。
在混凝土上打孔植筋:
(a)钻孔
2在需要安装锚固螺栓的位置用记号笔标记;
2用钢筋探测器检查植筋部位原混凝土钢筋位置,确定钻孔位置;
2.冲击钻孔,钢筋或螺栓的钻孔直径参照相关性能指标。标尺设置为成孔深度;
2初钻时要慢,待钻头定位稳定后,再全速钻进;
2钻孔时应尽量减少钻孔时的振动,防止蹦边损伤,但孔壁必须用凿毛器凿毛;
2成孔应尽可能垂直于植筋结构平面,时遇到钢筋(螺栓)为主筋时,必须改孔。
(b)清孔、吹孔。
2入设计深度后,用刷子刷掉孔壁灰渣;
2将气筒导管插入孔底,来回吹出灰渣;
2成孔后,必须等待孔内干燥,再用上述方法清孔,并保持孔内干净,干燥至注胶前;
2按上述工序进行刷孔和吹孔,直至孔内清洁干燥。
(c)注胶
2注胶前,必须详细阅读植筋(螺栓)胶的使用说明书,掌握**的使用方法,检查胶的**期,过期后不得使用;
2当环境、条件(温度、湿度)不满足时,应停止施工;
2检查植筋(螺栓)孔是否干净、干燥;
2当上述条件满足时,将植筋胶放入胶枪中,连接混合管(必要时连接延长管)。每种胶水首先挤出的肢体颜色不均匀的部分(约10crn)应丢弃。看到相同颜色的肢体后,将混合管插入孔底,从孔底向外注入粘合剂,注入孔的2/3,确保植筋(螺栓)饱满;